社区回收站推进遇阻 居民和废品回收者都“不买账”
作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服务项目之一,社区回收站去年进驻朝阳区东湖街道,但目前15个社区回收站已经全部撤出。六里屯街道作为试点街道,今年也安放了至少两个社区回收站,然而安放数月未曾启用。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社区回收站的推进并不顺利,对于废品回收者而言,使用需交钱。而社区居民则担心会影响环境和安全问题。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爆料称,地处朝阳区六里屯街道的丽水嘉园附近多了两个回收废品的“社区回收站”,但安放了许久都不曾启用。朝阳区商务委表示,六里屯街道是他们今年设立“社区回收站”的试点街道。据了解,去年东湖街道也曾开展试点,但进行并不顺利。目前,15个“社区回收站”已经撤出了东湖街道。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丽水嘉园小区北门附近见到了社区居民所说的“社区回收站”,大约10平方米的回收站大门紧锁,里面空无一人。据附近小区的居民说,这个回收站大概是去年冬天搬过来的,从来没见有人打开过,至于到底是谁安放的,为什么放在那里,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从来没有人跟居民解释过。
北青报记者透过玻璃看到,回收站里面有一块蓝色的价目表,上面对于废纸的回收价是1块钱一公斤,但当天丽水嘉园小区内的废纸回收价格是6毛钱一公斤,“上个月是7毛,这个月又落了1毛,1块钱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小区内收废品的师傅说。
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除了丽水嘉园北门,在六里屯村的入口处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社区回收站”,但也是空无一人。
这两个“社区回收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对此,六里屯街道一名工作人员昨日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这是朝阳区商务委的项目,具体情况他们并不清楚。朝阳区商务委则回复说,设立“社区回收站”是今年他们在六里屯街道开展的试点工作,同样的试点工作去年在东湖街道已经开展过,当时,东湖街道委托北京市青龙河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在辖区内安放了15个社区回收站。安放回收站的初衷是规范在小区回收废品的服务,方便居民。
既然是在六里屯的试点,“社区回收站”为何放置数月都未启用?昨天,青龙河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确实在跟六里屯街道进行“社区回收站”的推行合作,但是目前街道和社区迟迟未能与他们签署合作协议,导致几个社区回收站虽然安放了很久却一直未能启用,而东湖街道的15个社区回收站也因为成本问题和不受居民欢迎等原因在数月前全部撤出。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调查
回收站为啥在社区没人缘儿?
昨天,北青报记者来到朝阳区东湖街道,去年1月,这里安放了15个专门回收废品的“社区回收站”。但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之后,这些“社区回收站”都不见了踪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服务项目之一如此难以推广使用?北青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废品回收公司:成本高 选址难
“去年15个回收站都撤了。”去年,东湖街道委托北京市青龙河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在辖区内试点投放了十几个社区回收站,昨天,青龙河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确认,这些回收站都已经撤出了东湖街道。
早在2008年,这家公司就与朝阳区西坝河北里、松榆里西里等多个小区合作开展了废品集中收购的活动,当时很受居民的欢迎,开通的上门回收服务热线也一直沿用至今。但为何设立了固定的回收网点之后反而受到了冷遇?
该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社区回收站是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所谓的租金其实是保证回收站不挪作他用的押金,大约800元到1000元左右,而一栋回收亭的成本大约在4万元左右,成本确实比较高。而且,因为很多收废品的“游击队员”拒绝被他们“收编”,需要另派员工管理回收站,人力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且这些“游击队员”对于回收范围都有默契,一般不会越界经营,新的回收者要进入也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
除此之外,公司跟社区沟通也很成问题,社区总是认为这些回收亭很是“占地方”。很多社区对于回收亭安放的位置有严格的规定,既不能占用绿地,也不能占用停车位,但距离社区太远居民又不方便,究竟放在哪里合适也让公司很是纠结。
废品回收者:使用需交钱 用处并不大
在北青报记者的走访中,只有望京西园一区北门的一位废品回收者还记得曾经有个“社区回收站”设在哪里。
这位废品回收者在小区的入口处立了一块写着“社区回收”的绿色牌子,路旁停着一辆装满纸箱的小汽车,车旁是一个与车同高且污渍斑斑的编织袋,袋里装着居民卖给回收站的塑料瓶。他说绿色牌子所摆的空地去年就是“社区回收站”所在地,但几个月前就搬走了。“就是一个小屋子,也就是下雨的时候能放放东西,不过太小了其实也放不了多少东西”。
废品回收者王师傅说,社区回收站没什么用处不说,他们要使用每年还得另交几千块钱的租金,所以公司把回收亭搬走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至于为什么不接受公司的“收编”,几名废品回收的“游击队员”都表示,坐在亭子里当“正规军”等生意上门显然不如走街串巷揽来的生意多,“如果还要再交钱我就不乐意。”
社区居民:回收站在家门口“嫌脏”
“卖废品嘛,卖给谁都一样啊,只要方便,价格合适,正不正规无所谓。”在家住南湖东园的张大爷看来,只要能给一个好价钱,废品卖给谁都一样。
“现在收废品给的价越来越低,我们也想有个其他卖废品的途径,但是我实在不能接受废品站开在我家门口。”在六里屯街道丽水嘉园小区居住的陈女士说,家里人多,所以废旧纸盒、瓶瓶罐罐也特别多,卖废品的次数也就比较频繁。这一年,废品的回收价格越来越低,小区里收购废品的师傅架子也越来越大,这都让陈女士很是诟病,但对于小区门口立着的社区回收站她却并不十分赞成,会不会影响环境和安全问题是她最担心的。“天儿越来越热,这些收上来的破烂堆在小区门口肯定特别脏,又都是易燃物,万一着火怎么办?”
陈女士的担心并不是个例,在去年试点的东湖街道,不少居民也都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嫌脏”是社区回收站不受居民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版文/本报记者 董鑫
记者手记
推进民生工程要多“想辙”莫“回避”
从去年开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就作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必备业态,由市商务委牵头推进。据市商务委《关于2013年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到2015年底,要实现每个社区设立1至2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每个千人以上大村至少建设1个固定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方便居民交售废品。
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居民似乎并不领情。一方面,与小区骑着三轮车常年驻守,随叫随到的流动摊贩相比,这些“社区回收站”给人的印象是服务不主动。另一方面,“社区回收站”的位置多在小区门口、绿地附近,但堆起的杂物确实给小区的环境造成了困扰,气味难闻又有安全隐患,居民又怎能买账?
不买账的不只是居民,小区收废品的流动摊贩对于“社区回收站”的收编也不感兴趣。使用回收站需要另交“租金”是这些流动摊贩最不能接受的,这样的回收站对他们怎能有诱惑力?
北青报记者就此采访相关街道和商务部门时得到的回复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想说”,其实民生工程是最接“地气儿”的,对于推进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应该“想辙”,而不是“绕开”或“回避”。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爆料称,地处朝阳区六里屯街道的丽水嘉园附近多了两个回收废品的“社区回收站”,但安放了许久都不曾启用。朝阳区商务委表示,六里屯街道是他们今年设立“社区回收站”的试点街道。据了解,去年东湖街道也曾开展试点,但进行并不顺利。目前,15个“社区回收站”已经撤出了东湖街道。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丽水嘉园小区北门附近见到了社区居民所说的“社区回收站”,大约10平方米的回收站大门紧锁,里面空无一人。据附近小区的居民说,这个回收站大概是去年冬天搬过来的,从来没见有人打开过,至于到底是谁安放的,为什么放在那里,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从来没有人跟居民解释过。
北青报记者透过玻璃看到,回收站里面有一块蓝色的价目表,上面对于废纸的回收价是1块钱一公斤,但当天丽水嘉园小区内的废纸回收价格是6毛钱一公斤,“上个月是7毛,这个月又落了1毛,1块钱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小区内收废品的师傅说。
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除了丽水嘉园北门,在六里屯村的入口处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社区回收站”,但也是空无一人。
这两个“社区回收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对此,六里屯街道一名工作人员昨日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这是朝阳区商务委的项目,具体情况他们并不清楚。朝阳区商务委则回复说,设立“社区回收站”是今年他们在六里屯街道开展的试点工作,同样的试点工作去年在东湖街道已经开展过,当时,东湖街道委托北京市青龙河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在辖区内安放了15个社区回收站。安放回收站的初衷是规范在小区回收废品的服务,方便居民。
既然是在六里屯的试点,“社区回收站”为何放置数月都未启用?昨天,青龙河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确实在跟六里屯街道进行“社区回收站”的推行合作,但是目前街道和社区迟迟未能与他们签署合作协议,导致几个社区回收站虽然安放了很久却一直未能启用,而东湖街道的15个社区回收站也因为成本问题和不受居民欢迎等原因在数月前全部撤出。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调查
回收站为啥在社区没人缘儿?
昨天,北青报记者来到朝阳区东湖街道,去年1月,这里安放了15个专门回收废品的“社区回收站”。但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之后,这些“社区回收站”都不见了踪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服务项目之一如此难以推广使用?北青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废品回收公司:成本高 选址难
“去年15个回收站都撤了。”去年,东湖街道委托北京市青龙河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在辖区内试点投放了十几个社区回收站,昨天,青龙河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确认,这些回收站都已经撤出了东湖街道。
早在2008年,这家公司就与朝阳区西坝河北里、松榆里西里等多个小区合作开展了废品集中收购的活动,当时很受居民的欢迎,开通的上门回收服务热线也一直沿用至今。但为何设立了固定的回收网点之后反而受到了冷遇?
该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社区回收站是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所谓的租金其实是保证回收站不挪作他用的押金,大约800元到1000元左右,而一栋回收亭的成本大约在4万元左右,成本确实比较高。而且,因为很多收废品的“游击队员”拒绝被他们“收编”,需要另派员工管理回收站,人力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且这些“游击队员”对于回收范围都有默契,一般不会越界经营,新的回收者要进入也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
除此之外,公司跟社区沟通也很成问题,社区总是认为这些回收亭很是“占地方”。很多社区对于回收亭安放的位置有严格的规定,既不能占用绿地,也不能占用停车位,但距离社区太远居民又不方便,究竟放在哪里合适也让公司很是纠结。
废品回收者:使用需交钱 用处并不大
在北青报记者的走访中,只有望京西园一区北门的一位废品回收者还记得曾经有个“社区回收站”设在哪里。
这位废品回收者在小区的入口处立了一块写着“社区回收”的绿色牌子,路旁停着一辆装满纸箱的小汽车,车旁是一个与车同高且污渍斑斑的编织袋,袋里装着居民卖给回收站的塑料瓶。他说绿色牌子所摆的空地去年就是“社区回收站”所在地,但几个月前就搬走了。“就是一个小屋子,也就是下雨的时候能放放东西,不过太小了其实也放不了多少东西”。
废品回收者王师傅说,社区回收站没什么用处不说,他们要使用每年还得另交几千块钱的租金,所以公司把回收亭搬走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至于为什么不接受公司的“收编”,几名废品回收的“游击队员”都表示,坐在亭子里当“正规军”等生意上门显然不如走街串巷揽来的生意多,“如果还要再交钱我就不乐意。”
社区居民:回收站在家门口“嫌脏”
“卖废品嘛,卖给谁都一样啊,只要方便,价格合适,正不正规无所谓。”在家住南湖东园的张大爷看来,只要能给一个好价钱,废品卖给谁都一样。
“现在收废品给的价越来越低,我们也想有个其他卖废品的途径,但是我实在不能接受废品站开在我家门口。”在六里屯街道丽水嘉园小区居住的陈女士说,家里人多,所以废旧纸盒、瓶瓶罐罐也特别多,卖废品的次数也就比较频繁。这一年,废品的回收价格越来越低,小区里收购废品的师傅架子也越来越大,这都让陈女士很是诟病,但对于小区门口立着的社区回收站她却并不十分赞成,会不会影响环境和安全问题是她最担心的。“天儿越来越热,这些收上来的破烂堆在小区门口肯定特别脏,又都是易燃物,万一着火怎么办?”
陈女士的担心并不是个例,在去年试点的东湖街道,不少居民也都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嫌脏”是社区回收站不受居民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版文/本报记者 董鑫
记者手记
推进民生工程要多“想辙”莫“回避”
从去年开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就作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必备业态,由市商务委牵头推进。据市商务委《关于2013年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到2015年底,要实现每个社区设立1至2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每个千人以上大村至少建设1个固定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方便居民交售废品。
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居民似乎并不领情。一方面,与小区骑着三轮车常年驻守,随叫随到的流动摊贩相比,这些“社区回收站”给人的印象是服务不主动。另一方面,“社区回收站”的位置多在小区门口、绿地附近,但堆起的杂物确实给小区的环境造成了困扰,气味难闻又有安全隐患,居民又怎能买账?
不买账的不只是居民,小区收废品的流动摊贩对于“社区回收站”的收编也不感兴趣。使用回收站需要另交“租金”是这些流动摊贩最不能接受的,这样的回收站对他们怎能有诱惑力?
北青报记者就此采访相关街道和商务部门时得到的回复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想说”,其实民生工程是最接“地气儿”的,对于推进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应该“想辙”,而不是“绕开”或“回避”。